留学问答

位置:代招网 >> 留学问答 >> 浏览文章

留学生如何应对亚洲的文化差异

浏览你在亚洲遇到的文化差异

当计划在亚洲留学时,最好准备好遇到一些文化差异。虽然西方国家之间也存在这种差异,但它们通常没有西方和东方之间那么明显。对于一些人来说,体验和学习这些差异是去亚洲留学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讨论西方和亚洲文化之间的一些差异。在中国呆了三个月后,我个人并没有感受到很大的文化冲击。


当你去亚洲时,为文化差异做好准备是聪明的。图片来源:Dikaseva / CC by


这可能是因为我预期的情况会有所不同。的确如此,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不那么明显。列出所有内容会占用很多空间,所以我将尝试给您一个大的图片,这可能会使您更容易理解其他差异。我也会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文化的一个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当计划在亚洲待更长的时间时,即使只是为了学习。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集体主义在亚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西方国家往往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图片来源:Akson / CC by


理查德·尼斯贝特在《思维的地理》一书中总结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世界是相对线性的、稳定的、机械的,而东方人认为世界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有机的。


西方人更关注脱离环境的物体和人,而东方人则关注物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群体一部分的人。


衡量文化差异的一种方法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它告诉我们有多注重个性和做自己,而不是属于群体和保持和谐的关系。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而东方更注重集体主义。西方的思维方式继承自古希腊,后来又受到新教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东方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这种哲学,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维护社会和谐比努力脱颖而出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虽然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们也是集体主义国家。


这种对个人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不同思考方式影响了你与亚洲人交往的方式,如果你碰巧是在更注重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长大的话。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面子的概念。


要么面子,要么后果自负

面子的概念在亚洲国家非常重要。图片来源:Thomas Chan / CC by


面子的概念在东亚和东南亚文化中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关于你个人荣誉感和尊严感的术语,你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努力维护它。西方心理学中自尊的概念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主观评价,而面子则更多地与你的社会地位、威望以及别人对你的看法有关。


在与亚洲人打交道时,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让别人“丢脸”。这通常会导致这个人将来躲着你,或者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困难。


我记得有一次在芬兰和两个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一个来自匈牙利,一个来自中国。我相信有一次我不假思索地对那个中国人说了一些话,让他生气了,因为在那之后他就停下来参加我们的会议了,通常会找一些借口。让某人丢脸可能会破坏或结束这段关系,除非你试图挽回他们的面子。


让人丢脸的一些方式是公开批评、挑战、不同意或否认某人,戳穿某人的谎言,揭露某人的能力不足,对长辈或上级没有适当的尊重,断然拒绝邀请(相反,他们通常会说“也许”,“是的,也许”,“我们会尽力而为”,“我们以后再谈”等)。而且,发脾气会让双方都丢面子。


另一方面,公开表扬某人(尤其是在他们的长辈或老板面前),并给予真诚的赞美是给别人面子的方式。送礼物也是一种给面子的方式。


尊重老师

在亚洲,老师的权威比西方国家高得多。图片来源:Sasint / CC by


在亚洲留学时,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与当地人打交道,都要记住面子的概念。当你和老师交流时,记住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亚洲,教师受到高度重视。公然反驳你的老师,指出错误或证明他们错了,会让他们颜面尽失。所以,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纠正他们或提出另一个观点,最好以一种非常谨慎和礼貌的方式去做,最好是私下里。说话中途打断别人也被认为是不尊重,所以最好避免这种情况。


你可能会对《从交换生到企业家——维尔在中国的故事》感兴趣

通常教学风格也可能与你在自己国家所习惯的不同。有时,如果你建议用另一种方式来做事情是可以的,但同样,一个人应该小心你如何陈述他们的情况,不要把老师的自尊和能力放在一边。


当然,你如何与老师互动通常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性格以及他们与西方学生和西方人相处的经验。你必须凭感觉来演奏。老师的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他们越不习惯与西方人打交道,你就越要小心,对他们表示适当的尊重。年轻的老师和那些与西方有更多接触的老师有时可能更随意,更欢迎你的观点和建议,但对他们保持同样的尊重总是值得的。


入乡随俗。入乡随俗

去亚洲,就像去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我们帮助你探索这个世界!图片来源:Godslar / CC by


生活在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感觉自己就像在中国商店里的大象(双关语)。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但最终,它将获得更顺畅的互动。文化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东西,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按照习惯行事,直到结果出乎我们意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找出你做错了什么并从中吸取教训是很好的。下一次你会更聪明。正如一位曾经在亚洲留学的西方学生所说:


“当你在国外时,不要抗拒任何东西,也不要认为你的文化的做事方式比亚洲的更好。正如鲍勃·迪伦(Bob Dylan)所唱的那样,“不要批评你不理解的东西。”接受那些不舒服的事情,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令人沮丧的事情。这些才是最能教会你的东西。”

在中国呆了三个月后,我不得不同意。


Miika于2015年秋在中国留学。


了解我们在亚洲的留学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