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授

位置:代招网 >> 专家教授 >> 浏览文章

丹尼尔·芬利教授简介、获奖及成就

简介

他最出名的是什么?

他最著名的研究领域是:

基因

DNA

主要研究方向为泛素、生物化学、蛋白酶体、泛素连接酶和泛素偶联酶。他在泛素方面的研究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从核糖体RNA、核糖体蛋白和蛋白质降解、细胞生物学两方面进行研究。他在“伴侣”领域的工作与DNAJA3等其他领域有重叠。

他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工作涉及生物物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与基质等学科有关。除蛋白酶体外,该研究还包括脱泛素酶、ADRM1、蛋白质亚基、蛋白酶体组装和蛋白质结构等学科。他的泛素偶联酶研究包括ERAD途径、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赖氨酸、蛋白质泛素化和信号转导。

他被引用最多的作品包括:

蛋白质的体内半衰期是其氨基末端残基的函数(1580次引用)

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理解蛋白质泛素化(1324次引用)

蛋白酶体对泛素蛋白偶联物的识别和加工(引用1243次)

到目前为止,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Daniel Finley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蛋白酶体、细胞生物学、泛素、生物化学和泛素结合酶。他的蛋白酶体研究是多学科的,包括蛋白质降解、生物物理学、去泛素化酶、蛋白质亚基和蛋白质水解。丹尼尔·芬利研究了细胞生物学的几个领域,包括F-box蛋白和酶。

他的泛素研究结合了分子生物学,体外和功能的主题。主要研究方向为突变体、酿酒酵母、蛋白酶体组装、三磷酸腺苷酶和生物化学组成部分的蛋白质结构。丹尼尔·芬利将蛋白质组学和赖氨酸等学科与他对泛素连接酶的研究结合起来。

他最常发表的领域是:

蛋白酶体(64.50%)

细胞生物学(50.89%)

泛素(49.70%)

他最近的作品(2017-2021年)的亮点是什么?

细胞生物学(50.89%)

蛋白酶体(64.50%)

泛素(49.70%)

在最近的论文中,他专注于以下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学、蛋白酶体、泛素、生物物理学和蛋白质降解。他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包括蛋白质组学、蛋白质亚基和UBQLN2。他的蛋白酶体研究整合了其他学科的关注,如蛋白质水解和功能。

他的生物学研究重点是去泛素化酶。除了生物物理学外,该研究还包括ATP水解、ATP酶、体外和蛋白质聚集等学科。他的蛋白质降解研究包括细胞、酿酒酵母、细胞核、细胞质和微管。

2017年至2021年间,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

底物接合的人26S蛋白酶体的低温电镜结构和动力学。(113引用)

蛋白酶体19S帽及其泛素受体为底物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识别平台。

蛋白酶体及其网络:适应性工程。(26引用)

在他最近的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论文集中在:

基因

DNA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蛋白酶体、泛素、功能和生物物理学。他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结合了核糖体蛋白、突变、点突变、蛋白质结构域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等领域的主题。他的蛋白酶体研究包括底物特异性、蛋白质亚基、变构调节和蛋白质水解。

他在泛素领域下的去泛素酶领域的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纤毛病有重叠。他的作品涉及纤维和蛋白酶等主题,这些主题与功能交叉。他在生物物理学领域开展的工作汇集了ATP水解,ATP酶,蛋白质降解,水解酶和蛋白质结构等科学家族。

这个概述是由一个机器学习系统生成的,该系统分析了这位科学家的工作。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您可以在这里与我们联系。

最好的出版物

蛋白质的体内半衰期是其氨基末端残基的函数

安德烈亚斯·巴赫梅尔,丹尼尔·芬利,亚历山大·瓦尔沙夫斯基。科学(1986)

蛋白酶体对泛素蛋白偶联物的识别和加工

丹尼尔·芬利。生物化学年鉴(2009)

了解蛋白质泛素化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彭俊敏,彭俊敏,丹尼尔·施瓦茨,约书亚·埃利亚斯,卡森·索林自然-生物科技(2003)

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了非常规泛素链在蛋白酶体降解中的作用。

徐萍;Duc M. Duong;Nicholas T. Seyfried;细胞(2009)

泛素缀合物降解所需的蛋白酶体调控颗粒的亚复合物,与cop9信号体和eIF3有关。

迈克尔·H·格利克曼,大卫·M·鲁宾,奥利维尔·库克斯,英格·威斯。细胞(1998)

USP14小分子抑制剂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增强作用

李秉勋、李敏宰、朴素妍、吴东灿、吴东灿自然(2010)

通往蛋白酶体核心颗粒的门控通道。

迈克尔·格罗尔、莫妮卡·巴约雷克、阿尔文·凯勒、路易斯·莫罗德。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2000)

泛素前体的尾部是核糖体蛋白,其与泛素的融合促进了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丹尼尔·芬利,邦妮·巴特尔,亚历山大·瓦尔沙夫斯基。自然(1989)

一个泛素突变体,在DNA修复和多泛素化中具有特异性缺陷。

J . Spence;S . Sadis;A . L . Haas;分子与细胞生物学(1995)

多种相关蛋白调控蛋白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大卫·莱格特,约翰·汉纳,安娜·博罗多夫斯基,伯纳特·克罗斯。《分子细胞》(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