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550103
专业历史:本专业为我院今年开设的新专业,是通过整合“江苏省功能纤维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纺织创新实训基地”等优势资源,以纤维材料为基础,涵盖塑料、橡胶、粘合剂、涂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从事高分子材料(纤维、塑料、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合成与成型加工的技术、管理、操作、营销、测试等工作。
教学条件:本专业拥有一支以博士领衔的高学历教学团队,教学人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良、办学理念先进;团队成员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企业从业与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科研与学术水平。本专业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导师带徒制”,从新生入学伊始即参与专兼职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通过理论学习与长期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又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本专业依托“江苏省功能纤维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纺织创新实训基地”及染整、化学、助剂等实训室,具备了纤维成型、塑料成型、复合材料成型、材料合成、材料测试等真实的校内职业环境。
通过与常州化工研究所、旷达集团、亚邦集团、常州宝丽丝公司、江苏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伯龙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塑料集团、骏马集团等单位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具备了纤维与塑料加工成型、聚合物合成、橡胶加工成型等条件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充分满足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设备维护实习、产品设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要。
专业课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与设备、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Ⅰ(塑料)、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Ⅱ(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高分子加工设备与模具、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认识实习、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的纤维、塑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等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操作、质量检验、营销与售后服务、产品检测、设备维护、新产品研发等岗位群进行就业。
继续深造:我院为了拓宽学历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再深造学习条件。本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接本等方式进入苏州大学、常州大学等高分子材料专业继续深造。
专业方向:非织造材料与贸易
专业代码:610201
专业历史:我院非织造专业设立于1998年9月,本专业已经建设成为“院级品牌专业”。非织造行业在我国是属于新兴的行业,各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布已初具规模,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非织造行业需求的,身心健康且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掌握非织造生产与非织造贸易方面的实用性专业知识,培养掌握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非织造材料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检测、设备管理及非织造产品经营贸易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教学条件:师资队伍雄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江苏省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拥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国内外领先的非织造设备,常武地区和长江三角地区的八家非织造生产企业,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有:纤维材料学、纤维复合材料、非织造粘合剂与助剂、非织造烘燥技术、非织造生产技术、非织造产品检测、非织造产品后整理技术、非织造产品开发、非织造车间生产管理、非织造工艺与设备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纺织概论等。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充分体现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要求,符合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非织造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经营贸易公司等,从事非织造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产品质量检测、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商务贸易等工作。
继续深造:我院为了拓宽学历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学习条件。本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接本继续深造。
专业方向:纺织工艺与贸易
专业代码:610201
专业历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历史悠久,于2010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课程体系职业性强、专业技能特色明显、毕业生就业面广,优质的教学队伍、优越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及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培养目标: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培养的是“融工艺技术与产品贸易的复合型纺织高级应用性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体现于对纺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实施”、“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五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职业素养培养全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行业内获得可持续竞争实力的成长平台。
教学条件:专业配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用于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校内有江苏省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纺织实训中心、常州市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校外有多家紧密合作的大型纺织生产企业。现代的教学环境,为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纺织材料性能与测试》、《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品来样分析》、《纺纱认识实习》、《织造认识实习》、《纺织工艺学》、《纺织工艺技术应用》、《纺织车间生产管理》、《数码纺织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纺织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毕业顶岗实习》等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纺织工艺学》与《纺织工艺技术应用》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企业种类包括纺织生产企业、纺织贸易公司、纺织检测机构,初次就业岗位以纺织生产技术岗位为主,兼包括操作、管理与贸易四类岗位。
继续深造:本专业提供专升本的学历再提高机会,学生在修满大专学分的基础上,经成人高考转入江南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成人本科就读,修满规定学分,可以获得国内认可的江南大学纺织学院颁发的“纺织工程”成人本科文凭,并可获学位证书。
环境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600101
专业历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老牌专业之一。自1989年开设以来,迄今已有22年历史,培养的毕业生已有数千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诚信、敬业、身心健康等良好素质,具备职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有职业生涯发展潜能的,具有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环境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音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污染分析与检测等技能,具备环境监测和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综合治理等能力,服务于环境保护行业、工矿企业的环保安全部门及相关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教学条件:本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水平优良、科研实力强大、办学理念先进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2人。并有来自行业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做为兼职教师,参与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展各个层次的科研工作,每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参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拥有设备齐全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化学仪器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验污水处理工程实验室、色谱分析室、原子吸收实验室、学生公寓中水回用站等)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老三集团、常州东南污水处理厂、常州丽华污水处理厂等),为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和技能考证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专业方向:染化料检测与贸易
专业代码:610101
专业历史:染整技术染料助剂专业方向设立于2003年,是国内同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最早的专业(方向)。2010年染整技术专业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染料助剂生产与应用知识,面向纺织化学品生产、应用、销售型企业,从事染料助剂生产管理、试化验、产品研制、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教学条件:建有集教学、技能培训鉴定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和“常州市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职实训基地”。建有日本大金(上海)氟化工有限公司、美国datacolor、上海雅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申新染料有限公司、张家港德宝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天和印染有限公司、江苏亚邦染料公司等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设立“大金”奖学金。
专业课程:基础化学、染化料分析、化工文献、精细化工工艺、测色配色、纤维化学及面料、染整工艺、染料生产及商品化、染整助剂、专业外语、染料助剂销售与服务、综合实训等。取得专科文凭和“化工工艺试验工”、“染料分析工”中高级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实施“校企”交替、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方向:纺织化学品生产、应用、销售型企业,从事染料助剂生产管理、试化验、产品研制、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
继续深造:本专业的学生可参加江南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专升本、东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专转本、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专结本等学习深造。
专业方向:染整工艺与贸易
专业代码:610101
专业历史:染整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通过省特色专业验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染整技术专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身心健康等良好素质,具备职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有职业生涯发展潜能的,能适应纺织品染整加工以及相关贸易公司等单位的技术、生产管理、检测、跟单、贸易等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高级实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染整技术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专业老师在社会兼职、教学改革、科研及对外服务方面经验丰富。本专业已建成的校内实训基地10个,实验实训设备与设施与行业接轨,在同类院校中领先。创设模拟的印染企业或纺织品公司工作环境,采用开放式运行模式,融课程实验、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外技术服务于一体。
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纤维化学与面料分析、前处理工艺与质量控制、染色工艺与质量控制、织物印花与打版、织物后整理与性能评价、印染产品工艺设计。目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或参编多本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课证融通的课程,学生还可获得《染色小样工》、《纤维分析工》等技能证书。
纺织品设计
专业代码:610209
专业历史:我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创办于1989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于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 “特色专业”。运用“技术、艺术融合,应用、创新并重” 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心智,训练创新设计思维。该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化学习训练,学生可具备纺织品分析、测试、设计、评价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从事面料工艺设计、花型图案设计、质量检测、贸易等工作的技艺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学条件:该专业依托 “常州市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纺织面料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建立了具有企业职业氛围的多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该专业通过与常州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江苏湖塘纺织科技发展中心、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黑牡丹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测所等多家进行校企联合教育教学,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良好平台。
专业课程:纺织品设计项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美术基础、织物组织、纺织品CAD、纹织学、织物性能与风格、纺织品外贸等。学生毕业后可取得专科文凭和“纺织面料设计师”、“针纺织品检验工”、“纤维分析工”等中高级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成绩优秀者,可获得技师职业资格。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纺织生产企业或贸易公司从事纺织面料设计、图案花型设计、纺织品物流及相关产品的设计、贸易等工作。
继续深造:我院还与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211”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教育,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专业代码:610208
专业历史: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是在2002年为迎合长三角地域纺织发展的转型而创办。首次招生是2003年,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招生500多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带,从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在企业中具有很好的声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具有丰厚的纺织品、服装生产与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又具有掌握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政策和法规、精通中外纺织服装质量标准,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适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质量监督局、海关、中外纺织服装检测公司、纺织服装贸易公司、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等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学条件:本专业有实践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专业依托江苏省功能纤维及制品工程中心、江苏省纺织品创新实训基地、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具有1600万元左右包含纺织纤维、纱线、织物、服装性能全套检测设备。拥有上海爱丽服装检验公司、上海波肯纺织品检测公司、标准技术服务公司(SGS)、常州波肯纺织品检测公司、江苏省纺织品检测中心、江苏新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紧密的校企合作单位。这些条件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会对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专业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染整生产技术、服装生产技术、纺织服装商品学、纺织品检验学、生态纺织品检验、进出口服装质量与检验、数理统计纺织应用、纺织品跟单、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英语)、出入境报检业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可从事纺织品、服装检测(纺织原料检测、纺织染整试化验、纺织品性能检测、生态纺织品/服装检测)、纺织品、服装贸易(纺织品服装贸易、纺织品服装跟单、纺织品来样分析)、纺织品、服装生产(纺织、染整、服装一线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具有就业率高,待遇较高,工作环境好,污染小,工作管理规范等特点,而且能适应个人不同需要可选择从事检验工作、贸易或管理工作等。
继续深造:为了满足同学对知识和学历层次提高的需求,我们还提供给了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不同的提高方式,其中在选择本校学习的专升本方式可以节约很大的学习成本和时间。
更多高校,请查看“院校库”